六大河•特写篇丨乌龙谷的春天来了……

刘延平
2025-04-04 08:11 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新报

       从三百多年历史悠久而又魁梧健壮的古核桃树下出发,沿着政府投资新修的三米宽的机耕道下行,直抵白石岩河底,才几百米的距离,眼前是翠绿的香樟树,两旁的乌龙谷雪桃花开得正艳,右面是栽种地膜包谷和辣椒繁忙的村民,地面不时出现的苦蒜和蒲公英,门前河沟溪流中长着稚嫩的水芹菜和牛耳大黄,以及河岸边水田里的早熟洋芋……这是中国贵州省毕节示范区撒拉溪镇永兴村下寨组乌龙谷迎来了春天。

 


         三百多年的古核桃树,是乌龙谷特有的一个符合,核桃树下住着不少刘姓人家,因此当地人称古核桃树为刘家大核桃树,多时这窝核桃树能结出几万个诱人的核桃。近几年,这窝两人都合抱不完的大核桃树,新出的枝丫结出的核桃特别的好吃。


         四季长青的香樟树,多达近十万珠,是乌龙谷近些年来一道靓丽的风景,据说,这道风景出自于两个扎根家乡的共产党员之手,因为他们其中一位毕业于贵州大学林学系经济林专业,另一位明年就进入耄耋之年。

 


        乌龙谷有数百亩雪桃,人称乌龙谷雪桃,这雪桃属冬桃,成熟的季节是每年十月,那时水果已少,所以雪桃走势很好,价格都超过五元一斤,四面八方的客人总是前来乌龙谷采摘,甚至邮寄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这些天,满山满坡的雪桃花绽放枝头,开得正艳,使乌龙谷进入了最美的旅游季节。

 


         恰逢春天,正是春耕大忙季节,乌龙谷村民们从贵州省会城市贵阳买来上好的辣椒、茄子苗,移栽进他们各自的承包地和流转土地里。为让辣椒、茄子长势喜人,他们清一色使用地膜覆盖,就连移栽的玉米苗也盖上地膜。

 


         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春天,乌龙谷一群特别的村民,几位年迈的老共产党员,还绕有兴趣地召开了一个意义非凡的院坝会,商讨着2025急需发展的产业,其中一个提议:可以加大大健康产业发展力度,以随处可见的中药材为主,把天星米种植引入乌龙谷。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黎平时指出: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乌龙谷是一个红色之地,就在新修机耕道的尽头,贵州抗日救国军曾在这里集训,听参加过贵州抗日救国军的一位老人说,就在山王庙下面的白石岩河沟边,他们列队站候,一位操作北方口音的红军领导曾给他们这样训话——

 


老乡们、同志们:


         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我们,一不是红军,二不是白军,我们是贵州抗日救国军。贵州抗日救国军是干什么的?是打土豪、分田地。


         据悉,这部分贵州抗日救国军是第一支队,他们的支队长是席大明,他后来由于叛徒出卖,于次年被国民党抓获背到毕节英勇就义。


         贵州抗日救国军是由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建立起来的部队,司令员是周素园,贵州抗日救国军一共有三个支队,第二支队支队长是周质夫,第三支队支队长是阮俊臣,毕节有五千多人参加了红军,其中第二支队1000多人在奎香整编为红军一个团。(本报记者 刘延平)

责任编辑:张锐
中国新报新闻报料:cnnmnews@163.com
中国新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ICP备2024097673号-1

Copyright @ 中国新报网

2024-2025.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