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温情”邂逅
核心提示:
这种“准确”的服务,让我顿生敬意。她将服务方法与技巧有效的融入到情感之中,把真诚与无私的情感注入服务过程中,她那亲切温暖的问候,优雅大方的举止,亲情化的服务,让人感到舒心、惬意。
(雷东升)八十多岁的父亲,记忆明显减退,连存在邮政银行存折密码都忘记了,老妈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在礼拜六就催我送他们去银行办理密码变更。
还没到九点,她就去了一趟银行,看是否上班,等我吃完早餐,她兴奋的告诉我,今天银行没休假。
扶着老爸到达营业大厅已经是九点半了,大厅内的椅子已经坐满了人,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
取号机前,老妈准备去取号,一个穿着邮政银行制服的中年妇女快速帮助按下了取号健,一看,34号。我扶着老爸在窗口前站着,老妈从大厅的另一头端来一把塑料凳让老爸坐了下来,耐心等待大厅窗口的召唤。
本来有三个窗口,估计是双休日的原因,只开了两个。我有点焦急,不耐烦的在窗口前渡来渡去,一边观察着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希望她能快点。漂亮的小姐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十一号”…… “十二号”……
这样下去,估计要到十二点左右才能轮到我们,老妈也有点焦急,去咨询帮我们取号的那中年妇女。
“能不能让我们先办理一下,我老头身体不太好。” “那可不好办,要是下午来,人员会少很多。”
她没有给我妈满意的答复,但递给我妈一个小字条“24号”。
“前面这个人有事去了,你用这个号吧”。
素不相识的她竟然对我们有了恻隐之心?我留心观察起了这个热心人。
三十多个人等待着,她时而出现在排队机前,时而出现在窗口前,无论她出现在哪,都是一副认真的样子,都是出现的那么及时,那么恰当。
窗口前,刚办完业务的“13号”顾客站了起来,坐着的椅子被她双腿拌到了后面一点,后面的“14号”顾客上前,刚想坐下,那中年妇女自然的把椅子往前推了一点,刚好不远不近,恰当的位置,恰当的好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那么的温馨。
要不是我在身后,也许“14号”还没有发觉这样的特殊服务。
这种“准确”的服务,让我顿生敬意。
她将服务方法与技巧有效的融入到情感之中,把真诚与无私的情感注入服务过程中,她那亲切温暖的问候,优雅大方的举止,亲情化的服务,让人感到舒心、惬意。
“你是营业厅的领导吧?”我主动上前搭讪。
“不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她微笑的答道。
我试着想看清她的工号,只隐隐约约看到一个“段”字。
我见过不少的“场面”,有手舞鲜花夹道欢迎的,有推杯换盏恭维的,然而没有一种像今天一样称心如意的。
去年夏天,也是陪爸妈到农村的一个营业室办理一个转储手续,那态度真是不敢恭维,傲慢的表情,生硬的言语,好像就是“借了他们家里的米,还给他们的是糠”一样。
各行各业的文化建设,我想应该是贵在知,重在行。
我们应该怎样去弘扬企业文化呢?那就是人人以实际行动为客户提供精品服务,人人以实际行动争做优秀员工。
难怪祁东邮政银行在双休日还有这么多顾客前来办理业务,也许是跟“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相关吧。
“24号”,十点半左右,终于叫上号了。办理变更密码的时间很快,里面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以后该怎样操作。
扶着老爸,走出营业大厅,身后传来清脆的“慢走”声音,还是那小段。“用心服务”也许就是你们的承诺,“客户满意”也许就是你们的追求。而要真正做到用心服务,做到优质服务,就要怀着一颗关爱心,一份奉献情。
庆幸有今天的邂逅,为邮政银行温情有度服务点赞!

-
30 红石村红色文化永放光芒